痛經通常是什么地方疼呢?
月經是每一個成年女性的標志,女性的第二性征。然而大多數女性朋友來月經前都會出現一系列的疼痛癥狀,痛經通常是什么地方疼呢?下面我們就為大家簡單陳述一下痛經,讓大家對痛經有一定的認識。
痛經的常見癥狀
痛經為最常見的婦科癥狀之一,指行經前后或月經期出現下腹部疼痛、墜脹,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,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者。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兩類,原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,占痛經90%以上;繼發性痛經指由盆腔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痛經。
1.原發性痛經在青春期多見,常在初潮后1~2年內發病。
2.疼痛多自月經來潮后開始,最早出現在經前12小時,以行經第1日疼痛最劇烈,持續2~3日后緩解。疼痛常呈痙攣性,位于下腹部恥骨上,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內側。
3.可伴有惡心、嘔吐、腹瀉、頭暈、乏力等癥狀,嚴重時面色發白、出冷汗。
4.婦科檢查無異常發現。
痛經的病因
1.原發性痛經的發生主要與月經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關。PGF2α含量升高時造成痛經的主要原因。PGF2α含量高可引起子宮平滑肌過強收縮,血管痙攣,造成子宮缺血、乏氧狀態而出現痛經。
2.血管加壓素、內源性縮宮素以及β-內啡肽等物質的增加。
3.精神、神經因素。
如何治療預防痛經
由上述痛經病因我們可以得出治療痛癥。對癥治療:在此再次提醒大家,痛經是不可忽略的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,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會影響其生活質量。即可通過中醫治療及西藥和針灸治療等,主要以止痛為主。然而由于精神神經因素引起的該類痛經即得從心理入手,注重心理療法,改善生活保證生活質量。那么保證充足的睡眠、放松心情讓壓力不在那么大也是防止痛經發生的重要之一。藥物治療也可緩解痛經的發生,但是必須到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取得藥物治療,避免亂服用藥物。
痛經為最常見的婦科癥狀之一,指行經前后或月經期出現下腹部疼痛、墜脹,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,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者。
二維碼了解一下,趕快來關注我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