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,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,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關注“宮頸糜爛”這一疾病,再加上諸如某某系醫院的斂財需求,對患者進行不恰當的宣教,使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恐慌于“宮頸糜爛”,甚至達到了談“糜”色變的程度。
但“宮頸糜爛”真的有這么可怕嗎?
什么是“宮頸糜爛”?
其實“宮頸糜爛”已是過時的叫法,它已經被“宮頸柱狀上皮異位”這個名稱所取代。子宮頸部位的上皮有兩種,一種是鱗狀上皮,呈復層,對宮頸的保護更厚實,其主要位于宮頸的外側,使宮頸看起來粉嫩光滑,彈性十足。
另一種是位于宮頸內側(宮頸管內)的柱狀上皮,呈單層排列,對宮頸的保護略顯薄弱,其下方的血管容易被看到,因此看起來猶如充血、糜爛一般。
柱狀上皮異位是宮頸的正常變化,在異位過程中,雌激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青春期以后,由于體內雌激素的升高,柱狀上皮就會向宮頸外口移動,使鱗狀上皮的部分區域被侵占,這時,宮頸看起來充血、嫩紅,呈糜爛狀,但并非真正的糜爛。
當雌激素降低時,柱狀上皮又會回縮,宮頸恢復原來的狀態。而所謂的“宮頸糜爛”正是這種柱狀上皮異位的結果。這也是“宮頸糜爛”常見于青春期及生育年齡婦女的原因所在。
“宮頸糜爛”有癥狀嗎?
一般沒有什么癥狀,但在致炎因子的作用下,宮頸上皮脫落、潰瘍,形成真正的糜爛,但糜爛面很快被柱狀上皮覆蓋,這時最常見的癥狀有白帶增多、血性或膿性白帶、同房出血、腰骶部酸痛等。
整明白了“宮頸糜爛”原來是生理性的改變,姑娘們終于可以松口氣了,那是不是可以不用理它?
且慢,這畢竟只是醫生肉眼看到的對宮頸樣子的主觀描述,要知道有沒有問題,還得靠客觀的檢查。
呼市婦科專家指出:“大部分宮頸的所謂‘糜爛’是正常生理現象,但需要排除一些疾病。”。宮頸急性炎癥、早期宮頸癌或者癌前病變等病因,也可以使宮頸表現出充血的“糜爛”狀態。如果發現宮頸有“糜爛”外觀,還是不能大意,最好做一次宮頸癌篩查,鑒別是病變還是生理狀態。
怎么界定“宮頸糜爛”程度?
● 輕度糜爛面未超過宮頸半徑的1/3;
● 中度糜爛面已達宮頸半徑的1/3-2/3;
● 重度糜爛面超過宮頸半徑的2/3;
關于大家關注的幾個問題:
●“宮頸糜爛”一般不會導致不孕,但當合并炎癥時,含有大量炎細胞的宮頸分泌物會影響精子的活動度,妨礙精子進入宮腔,影響受孕。
●“宮頸糜爛”不影響同房,但是男女雙方均應在同房前后清洗外陰,注意衛生,以防加重宮頸炎癥。
●“宮頸糜爛”與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發生關系不大,因此只需定期體檢即可(HPV、TCT檢查很重要)。如果有非典型增生,其發展為癌的過程比較緩慢,因此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治療。
●“宮頸糜爛”與上環,如果程度比較重,應先治療,再行上環術。并且,目前尚未發現帶尾絲的宮內節育器可引起或加重宮頸炎癥。相關閱讀:女性的宮頸糜爛會導致不孕的出現
其實,“宮頸糜爛”并沒有您想象的那樣可怕!因此不要過分的擔心!同時,希望大家至正規醫院診治,以免因不必要的治療讓您的宮頸承受他不該有的傷害!